10天穿越川藏线攻略之-高原,我来了!

前言:4月9号的飞机,自东向西开始跨越整个中国的行程,终点站:拉萨。

持续大半个月的雨水,气温也经历了08年股市一般的震荡。4月初,江浙一带的气温又回落到了初冬的水平,呼吸着从大海吹来的新鲜空气,收拾行装准备开始旅行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川藏南线行程总揽:

成都——雅安——二郎山(3474米)——泸定——丹巴——甲居藏宅——八美——塔公——新都桥——高尔寺山口(4412米)——雅江——剪子弯山口(4659米)——卡子拉山口(4718米)——理塘——桑堆——稻城——日瓦——亚丁——冲古寺——央迈勇——珍珠海——亚丁——稻城——理塘(向阳寺、长青春科尔寺)——毛娅草原——海子山口(4675米)——巴塘——竹巴龙——芒康——左贡——东达山口(5005米)——邦达——业拉山口(4500米)——八宿——然乌——然乌湖——米堆冰川——波密——通麦——雅鲁藏布江大拐弯——鲁朗——色季拉山口(4515米)——八一镇——工布江达——米拉山口(5020米)——墨竹工卡——拉萨

里程数:2934公里

平均时速:50KM/小时

越野车型:丰田4500陆巡

车费(包括除司机食宿外全部费用):RMB 3500/人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装备攻略:

去高原旅行,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环境,必要的装备是不可少的,个人就我所带的部分物品作下介绍:

太阳眼镜:最好是偏光镜,高原晴天猛烈的光线加上美丽的雪景会刺得你睁不开眼睛。 预算:200元

太阳眼镜 太阳眼镜

防晒霜:我选择的是SPF50+,英国的Soltan成人保湿防晒霜。高原的紫外线是健康最大的杀手!  预算:80元

防晒霜 防晒霜

登山鞋:我选择的是雪松的登山鞋,很牢固,从西藏回来还一直在我的脚上。 预算:230元

登山鞋 登山鞋

冲锋衣:个人推荐买品牌的,我选择Columbia哥伦比亚的,内胆可拆卸,版型好,不显臃肿,更关键的是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保暖、抵档雨雪,因为高原天气变化很快。 预算:500元或以上。

冲锋衣 冲锋衣

太阳帽:我选择了始祖鸟的,感觉全棉面料非常透气,防水性尚可。预算:80元

太阳帽 太阳帽

抗高原反应的药物:因为相信自己的运气,我没有带任何高原反应的药物。事后和丹巴的一位藏族兄弟聊天时,他提到,体质较弱的人,事先服用红景天是必要的,而应对最严重的高原反应,地塞米松是可以救命的特效药,特写在此供大家参考。 预算:50元

红景天口服液 红景天口服液

照相器材:美丽的高原风光必定会谋杀完你的胶卷和存储卡,所以,本人携带了1台数码单反,1G+4G的存储卡,2块移动硬盘(一块是防意外备份用);一台专业胶片单反,10卷彩色反转片和5卷彩色负胶片。为了动态的纪录行程,还带上一台小型的高清数字DV,同时以备在数码相机发生突发情况时可以备用。 胶卷预算:200元 摄像磁带:10卷200元

单反相机 单反相机

背包:虽然一路上都有越野车随行,但因为有需要徒步的景点,准备一个大小适合且坚固的背包是很必要的,用于装水、食物、摄影器材以及氧气。个人选用了一款Diesel的包包,全程使用下来感觉还不错。既没有传统背包客专业背包的笨重,又有很大的容量,推荐购买。 预算:150元

背包 背包

对于专业的影友,携带一支广角镜头是必不可少的。本人选择携带50MM标头一支(搭配Nikon F4),18-70mm AF-S超声波镜头一支(搭配Nikon D50),AF70-210mm 长焦镜头一支(用这支镜头让我后来拍下了珍贵的高原巨鹰的照片)。如果是MM的话,推荐带一台好用一些的卡片机,镜头变焦比最好大于3倍,另外最好了解一些摄影基础知识,高原的色彩绚丽,景物反差大,如果掌握不好曝光拍出来的照片灰蒙蒙的,那就多少有些遗憾了。当然邀请摄影师朋友一同前往绝对是最明智的选择,遁地猪猪数了一下,全程下来旅途中有自己的照片才几十张。广角变焦镜头

其他的物品就和一般旅行没有区别了,可以带一盒名片,在川藏线上留下你的足迹,路途中很多饭店旅社的老板都非常友好,允许你免费张贴名片。

猪猪的名片:(这张是结束旅行时带回的,上面有旅途中结识的美女ELVA他们的亲笔签名和联络方式,留作纪念了。)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Day 1  成都——雅安——二郎山(海拔:3474米)——泸定——丹巴 450KM

4月10日 雨转多云

早晨,天空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,气温20摄氏度。一行3辆陆地巡洋舰浩浩荡荡地从酒店出发。

起点: 成都
起点: 成都
第一辆是罗师傅的车,他的客人是一对50多岁的福建夫妇,外加一对20来岁很学生气的小情侣,同走川藏线。

第二辆车上是3位来自香港的MM,走川滇藏线,在稻城亚丁的行程后和我们分道扬镳。

我们车原本设定4人:我、苏州小Z、上海时尚报社的小曾和她老公;在出发前夕,临时插入老L,坐最后排。

车主范师傅非常的和善,刚开始话语不多,开车稳重,给人安全感。之后的几天里,随着我们交流的不端深入,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历经风雨的高原司机的形象,一位诙谐幽默的真实的朋友的形象,以及一位高大的父亲的形象。

第一段行程是从成都上成雅高速,在高速入口加油,补充给养。这是全程中唯一的一段高速公路,也是川藏线全程路况最好的一段。到达雅安以后,我们才开始陆续揭开川藏线的神秘面纱。

成雅高速加油站
成雅高速加油站

午餐在一个不知名的山间小店解决,出乎意料的是味道非常的好,小店门口是川流不息的溪水,远远地可以望见山顶,被云雾笼罩。

下午我们将翻越此行中的第一座高峰-二郎山,山顶海拔3474米。车子沿着盘山公路前行,高度计的指针不断爬高,因为下雨,我们被浓雾包围,能见度极差。空气中含氧量的骤然下降,有点胸闷,好在这样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太久。

翻越二郎山
翻越二郎山
川藏线-二郎山隧道
川藏线-二郎山隧道
二郎山318国道观景台
二郎山318国道观景台

穿越二郎山隧道时,车上的气压表降到了底谷,气温只有5摄氏度。我们在海拔2044米的观景台眺望远处的大渡河,风很大,高压线在狂风的蹂躏下飕飕作响,远处的云层变幻万千。

川藏线-二郎山318国道观景台
川藏线-二郎山318国道观景台
川藏线-二郎山顶风景
川藏线-二郎山顶风景

二郎山顶远眺
二郎山顶远眺
远眺大渡河
远眺大渡河

此时此刻,我只想张开双臂,大声呼喊:

高原,我来了。

-待续-

推荐阅读:穿越川藏线-攻略补完版(大量美图)

八月-Guitar

当鸭鸭亲自弹唱的一首《记得》从千里之外的互联网那端传来之时,戴着耳机的我身上的每个细胞都兴奋起来。

为深邃而悠远声音而感动,还有那个沧桑的歌声。

莫拉克登陆的夜晚,窗外狂风呼啸,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空调呼呼的风声。

还有一把Guitar与我作伴。

Just Get Started…

Special thanks to yaya !

Keep ON, PIGI…

[audio:http://www.pigi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09/08/guitar.mp3]

Guitar

July 22th,黑太阳

“十月之交,朔月辛卯,日有食之,亦孔之丑。彼月而微,此日而微。今此下民,亦孔之哀。”
 –《诗经》

早晨被闹钟叫醒,天空乌云密布,心情沮丧,这千年不遇的日全食看来是要错过。柯在此时打来电话,告知市区多云,尚能依稀看见太阳。

决定前往市区碰碰运气。

在公交车上,看城市阴沉的天空,乌云越积越厚,天气预报是雷雨。车载电视里满是关于日全食的报道,我却丝毫兴奋不起来。

公车经过杭州大厦,天桥上布满了观看日食的人,突然,一道耀眼的反射光吸引了我的注意,是阳光!

匆匆下车,在公交站台拍摄初亏的太阳,阳光刺眼,只在数码底片上留下了清晰的影像。

 

上了B2继续赶路,暂时看不到太阳,车窗外,“夜幕”开始降临,城市的路灯点亮。

 

很快,黑暗已经完全笼罩了杭州城,赶到柯那里已经来不及,我就近下车。

路上的行人都停下了脚步,公司里的职员都跑到大街上观看这一百年盛况。

眼前的太阳已经被蚕食得只剩下一个弯弯的月牙,在林立的高楼间孤零零地悬挂着,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锋芒。

几分钟后,太阳已经被完全遮住,城市上空绽放绚烂的烟花,人群开始欢呼。

 

空荡荡的街道,一个人的公交站台。

我想,此刻,将被铭记。

朋友,请一定要记得

这个闷热的夏夜,接近凌晨12点的时候,璇子打来了电话。

听到熟悉的声音,记忆逐渐变的清晰..

4月24日晚,西安站,刚从青藏线下来的T28次,站台上人潮涌动。我拖着行李一路小跑,终于在开车前的几分钟,把两个馍递给了璇子。在出租车上时,收到她发来的短信。

“谢谢你的肉夹馍。”|“猪猪,我们都要加油!”

次日,我便乘飞机回到上海,结束了耗时半月的西藏之行……

电话里,璇子的声音平静,夹杂着些许不安。

我听她讲述西藏认识的“怪叔叔”对她心怀鬼胎;讲述初次工作所经历的种种不快;讲述北京那些明晃晃的高楼大厦和她的心情…

末了,她对我说:猪猪,你一定要记得我。

这样的话从璇子的嘴里说出来,是那么的自然。丝毫不夹带任何娇柔,做作,这是璇子独特的对待朋友的态度,让人感动。

“记得2009年的夏天,在北京,有一个女孩,正为了供房租而努力工作。”璇子停顿了一下,“你一定要记得。”

“恩,我会的”我道。

在电话两端,我们都笑了。

平措,土豆,趴在玻璃屋顶上的dada,还有402门前的猪……这些将是一生都抹不去的美好记忆。

摄于T28次,拉萨-北京
摄于T28次,拉萨-北京